
股票代碼:300090 | 企業郵局 | ENGLISH
新聞中心
誠信盛運 科技盛運 活力盛運 品牌盛運 實力盛運 美麗盛運
關于招遠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環保設施運行的報告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8-12-19 17:31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大秦家鎮梧桐夼村西北羊坡嶺。項目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建設規模為500t/d,配置兩臺處理量250t/d的逆推往復式二驅動機械爐排,一臺9MW的汽輪發電機組;設計年處理垃圾18.25萬噸,年發電量6109萬kwh。煙氣處量系統采用國際成熟的半干法+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塵工藝,確保煙氣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垃圾滲瀝液水采用預處理+厭氧+MBR膜+超濾+納濾處理工藝,處理后
關于招遠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環保設施運行的報告
【概要描述】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大秦家鎮梧桐夼村西北羊坡嶺。項目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建設規模為500t/d,配置兩臺處理量250t/d的逆推往復式二驅動機械爐排,一臺9MW的汽輪發電機組;設計年處理垃圾18.25萬噸,年發電量6109萬kwh。煙氣處量系統采用國際成熟的半干法+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塵工藝,確保煙氣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垃圾滲瀝液水采用預處理+厭氧+MBR膜+超濾+納濾處理工藝,處理后
- 分類:公司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8-12-19 17:31
- 訪問量:
一、基本情況及處理工藝:
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大秦家鎮梧桐夼村西北羊坡嶺。項目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建設規模為500t/d,配置兩臺處理量250t/d的逆推往復式二驅動機械爐排,一臺9MW的汽輪發電機組;設計年處理垃圾18.25萬噸,年發電量6109萬kwh。煙氣處量系統采用國際成熟的半干法+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塵工藝,確保煙氣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垃圾滲瀝液水采用預處理+厭氧+MBR膜+超濾+納濾處理工藝,處理后達到國家三級排放標準,排入城市污水網;焚燒爐產生的滬渣用做制磚或填埋方式進行綜合利用;煙氣系統產生的飛灰經固化后外運垃圾填埋場填埋。
二、 運行管理情況:
1、入廠垃圾管控:招遠市垃圾入廠經地磅稱重計量統計后進入垃圾卸料平臺倒入垃圾儲存坑進行堆碼發酵5-7天,由垃圾吊抓入鍋爐進料斗,推入鍋爐進行充分燃燒。垃圾堆碼發酵產生的廢水滲瀝液收入到垃圾儲存坑底部收集池,由污水泵打入污水系統進行工藝處理。
2、 主要運行指標
(1)、鍋爐負荷應在額定負荷的80%以上。
(2)、主蒸汽壓力為4.0±0.1 Mpa
(3)、主蒸汽溫度400±10℃
(4)、汽包水位±50mm
(5)、排煙溫度為200℃
(6)、鍋爐爐膛燃燒溫度為850-1050℃ 。
三、煙氣凈化工藝流程
四 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
1、本工程的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2、滲濾液處理后出水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的B 級標準(除總氮及氯化物指標外),具體指標見表3-2。
表3-2 設計滲濾液處理廠出水水質 單位:mg/L(pH 除外)
3、運行情況
2017年8月調試成功,至今正常運行。垃圾滲濾液進入調節池均質均量后,經一級提升泵進入豎流沉淀池進行沉淀。經預處理后的滲濾液進入加溫池進行加溫溫度度控制在35度,而后經過泵,進入厭氧罐每天進入量100噸左右,去除大部分有機污染物,COD在5000左右,厭氧出水后滲濾液進入A/O系統,厭氧出水首先進入A池(缺氧池),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碳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在脫氮的同時降低了有機負荷,并補充了后續硝化反應的堿度,同時部分懸浮污染物被吸附并分解,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隨后污水通過推流進入O池(好氧池),在好氧條件下殘余的有機物被進一步降解,同時硝化菌將污水中的氨氮氧化為硝酸鹽氮,再回流至A池進行反硝化脫氮。經A/O處理后出水COD控制在2000mg/L以內進入外置式管式超濾膜進一步去除大分子COD、懸浮物等污染物,超濾錯流液污泥濃度較高時直接排至污泥儲池。經超濾處理后出水進入納濾系統,去除生物無法降解的COD、懸浮物、氨氮等污染指標,最終達標COD≦500mg/L,氨氮≦45mg/L排放。
五、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
1、脫硝設備運行情況良好,設計鍋爐爐膛噴槍8支,目前運行投入4支,定期切換,可以滿足氮氧化物250(mg/m3、24h均值)達標排放。
2、脫硫設備運行情況良好,設計兩套脫硫系統,干法+半干法。干法做為啟、停爐或清冼半干法管路和旋轉霧化器時投入,做為輔助使用。半干法是周期投用。兩套脫硫系統都可滿足二氧化硫80(mg/m3、24h均值、 氯化氫 50(mg/m3、24h均值)達標排放。
3、活性碳設備運行情良好,可以滿足重金屬汞0.2mg/m3、鎘0.1mg/m3、鉛、1.6mg/m3、二噁英ngTEQ/m3的達標排放。
4、布袋除塵系統良好,運行至今各風室布袋工況良好,沒有破損情況,顆粒物月小時均值排放量在7mg/m3以下,完全可以滿足顆粒物20(mg/m3、24h均值)
六、煙氣污染源監控設施建設及聯網情況:
1、2017年7月20日開始安裝一、二號爐CEMS儀表。
2、2017年8月2日一、二號爐煙氣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完畢。
3、2017年8月20日一號爐煙氣在線監測設備完成調試并實現數據上傳。
4、2017年9月1日2號爐煙氣在線監測設備調試完成并實現數據上傳。
5、2017年9月20日公司門口LED大屏安裝完成。
6、2017年9月22日CEMS儀表數據上傳至公司門口LED大屏。
完成了國家環保部要求的“裝、樹、聯”工作。
七、水質在線監控設施建設及聯網情況:
1、水質在線監測設備COD、氨氮是由煙臺云灃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提供的杭州澤天設備,該設備安裝日期為:2017年8月28日,測試日期為2017年8月28日(詳見調試檢測報告)。
2、2017年9月開始上傳數據。
3、2017年9月-10月煙臺云灃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對水質在線監測設備COD、氨氮進行試運行(詳見試運行報告)。
4、2017年11月6日由第三方檢測單位煙臺同濟測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出污水在線比對報告。
5、2017年10月21日我公司與煙臺市環保工程咨詢設計院簽訂《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營合同書》,由第三方對水質在線監測設備進行運營。
6、2017年12月1日我公司組織煙臺云灃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煙臺市環保工程咨詢設計院、煙臺同濟測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三??萍脊煞萦邢薰镜葘疚鬯偱欧趴诎惭b的水質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設備建設安裝、運行維護、聯網傳輸、數據準確性以及自動監測輔助設施等情況進行了自行驗收,驗收結果合格,自動監測數據真實、準確、有效。
八、自行檢測:
1、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監測計劃的要求,我公司委托第三方(煙臺魯東分析檢測有限公司)對有組織廢氣、無組織廢氣、污水、固廢、環境空氣、地下水、噪聲、土壤等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符合要求。
2、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監測計劃的要求每年對廢氣、環境空氣、固化飛灰、土壤中的二噁英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公司于2017年12月17日委托浙江九安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對二噁英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符合要求。
九、飛灰處置情況
1、我公司產生飛灰主要由反應塔和除塵器放出來的飛灰輸送到鏈式輸送機,飛灰再依次經過斗式提升機到達貯灰倉儲存(輸送過程中設備密閉,不會產生污染)。
以下為飛灰貯倉
2、飛灰固化的整個過程中均在飛灰固化間進行,在混合機內加入飛灰、水泥、水、螯合劑按照比例:100:10:30:3進行混合,混合均勻以后,放進噸袋。制作完畢后,放在飛灰暫存間進行固化,每批次飛灰經第三方檢測合格以后,運送至招遠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
十、爐膛溫度保持在850攝氏度以上,爐膛內煙氣停留時間大于等于2S
1、 技術目的和主要內容
為了滿足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關于生活垃圾焚燒廠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和聯網有關事項的通知》(環辦環監[2017 ]33號)的各項要求,主要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監控(監測)聯網傳輸技術要求(試行)》中有關溫度監控的要求提出該方案。方案的內容包括:
1)焚燒爐處理范圍:以燃燒圖表示。
2)焚燒爐測點布置:
a)測點布置的依據
b)測點布置方案
3)DCS溫度的計算方法
4)輔助燃燒器的啟動要求
2、 技術條件和監控要求
每個項目的焚燒爐應根據項目本身的各項條件進行測點布置,這些條件包括爐膛結構形式、垃圾特性、處理范圍、鍋爐設計條件等。
根據《生活垃圾焚燒監控(監測)聯網傳輸技術要求(試行)》中有關“焚燒爐爐膛內焚燒溫度監控聯網要求”,包括以下兩類:
1)DCS溫度:垃圾焚燒廠生產控制的集散控制系統(DCS)將焚燒爐二次空氣噴入點所在斷面、爐膛中部斷面和爐膛上部斷面分別設置的溫度測點信號通過特定的模型計算出的溫度。
2)直接測量的溫度:焚燒爐二次空氣噴入點所在斷面、爐膛中部斷面和爐膛上部斷面每個溫度測點的直接測量值。
采集到的溫度使用方式為:DCS溫度、直接測量溫度接入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后,DCS溫度直接顯示;接入的直接測量溫度至少應當包括爐膛中部斷面和爐膛上部斷面“2X3”個溫度測點數值,各直接測量溫度將分別顯示并計算算術平均值。
監控溫度的編碼定義為:
編碼 |
中文名稱 |
計量單位 |
描述 |
901 |
垃圾焚燒爐平均溫度 |
攝氏度 |
焚燒爐內各測點溫度算術平均值 |
902 |
DCS溫度 |
攝氏度 |
DCS系統顯示的焚燒爐溫度 |
T1X |
爐膛內上部斷面焚燒溫度 |
攝氏度 |
X表示0至9數字,表示該斷面測點順序編碼。例如:爐膛上部斷面有3個測點,編碼分別為T10、T11、T12;爐膛內中部斷面焚燒溫度有3個測點,編碼分別為:T20、T21、T22。 |
T2X |
爐膛內中部斷面焚燒溫度 |
攝氏度 |
|
T3X |
爐膛內下部斷面焚燒溫度 |
攝氏度 |
|
T4X |
爐膛內二次空氣噴入點溫度 |
攝氏度 |
以下內容均引用以上編碼名稱來描述相應測點位置。
3、 焚燒爐測點布置
1)測點布置的依據
必須布置T1X、T2X、T3X和T4X溫度測點,T3X和T4X可不上傳(根據GB18485-2014)。
根據GB18485-2014,T1X、T2X、以及T3X和T4X為爐膛內焚燒溫度,必須全部≥850℃。
基于以上原則,根據焚燒爐的工作范圍,以滿負荷情況下煙氣流過2秒后的標高為T1X溫度測點標高。在其余正常工況下,煙氣流過2秒后的位置都在T1X溫度測點位置以下。在這種測點布置情況下,只要T1X、T2X、T3X和T4X均≥850℃,則表示焚燒爐可以達到GB18485-2014 要求的“爐膛內焚燒溫度≥850℃”且“爐膛內煙氣停留時間≥2秒”。
計算煙氣流過2秒時間的起點為二次空氣噴入點所在斷面,即T4X溫度測點的位置,標高為14.500m。在滿負荷的工況下,煙氣在2秒內流過的距離約為7.8m,因此,T1X的標高為22.300m。
2)測點布置方案
a)T1X布置
T1X布置標高為22.300m,3個測點分別布置在前墻中心附近和左右側墻中心附近。
b)T2X布置
T2X利用余熱鍋爐入口已有測點(標高19.300m)。3個測點分別布置在前墻中心附近和左右側墻中心附近。
c)T3X布置
T3X布置標高為16.660m。3個測點分別布置在前墻中心附近和左右側墻中心附近。
d)T4X布置
T4X布置標高為14.500m。3個測點分別布置在后墻中心附近和左右側墻中心附近。
T4X布置點為計算煙氣流過2秒的起點。
4、 DCS溫度的計算方法
DCS溫度為煙氣經過2秒后的煙氣溫度。
DCS溫度根據T1X、T2X、T3X、T4X測得的溫度,采用線性插值法,計算得到煙氣流過2秒后的煙氣溫度T902。煙氣流動起始點為T4X的標高。
爐膛按溫度分布和爐膛截面形狀分為3個區域:
區域1:T1X和T2X之間的區域,為爐膛上部區域。
區域2:T2X和T3X之間的區域,為爐膛中部區域。
區域3:T3X和T4X之間的區域,為爐膛下部區域。
各溫度點標高匯總如下:
溫度位置 |
溫度標高 |
溫度點數 |
T1X(直接測量點) |
22.300m |
3 |
T2X(直接測量點) |
19.300m |
3 |
T3X(直接測量點) |
16.660m |
3 |
T4X(直接測量點) |
14.500m |
3 |
各區域及溫度測點位置示意如下:
利用T1X、T2X、T3X、T4X計算滿負荷工況DCS溫度T902的過程如下: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經濟開發區新東環路
銷售熱線:0556-6206966 總機:0556-6207688
傳真:0556-6205898 郵編:231400
